春秋战国时期,群雄逐鹿,诸侯争霸。从齐、宋、楚、秦、晋五国会盟称“春秋五霸”,到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七国并立,成为“战国七雄”,这段跨越五百余年的历史充满了风云变幻。在这漫长岁月中,南方大国楚国却始终未被重视,甚至遭受一定程度的歧视。奇怪的是,凭借三家分晋而成立的韩、赵、魏三国,反倒在诸侯中比楚王这个老牌贵族更受青睐。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呢?
1. 光辉的血脉传承
楚王家族,姓芈氏,族属熊氏,可谓是贵族中的贵族。别人还在津津乐道他们的皇帝如何白手起家、披挂十三副铠甲入关时,楚王家早已不屑一顾,嘲讽道:“你们的皇帝还在拼命闯荡的时候,我们家族早已身居王侯。”
为何楚国王室如此底气十足?翻开他们的家谱便可发现端倪。楚国王室的先祖正是三皇五帝中的颛顼(高阳氏),是黄帝的嫡孙。
继续追溯,颛顼的孙子吴回更是重量级人物——他同时被尊称为火神祝融。虽然“火神”带有后世神话色彩,吴回本人并无神力,但五帝之一的帝喾任命他为火正,主管祭祀火神和火政管理。
在那个以刀耕火种为生的年代,火政官职至关重要,民间因此将他尊为火神。
吴回的儿子陆终共育六子,其中第六子季连是芈姓熊氏的祖先,也就是楚国王室的直系始祖。季连早在夏朝时期即被封侯,比周朝的姬姓家族早一千年崭露头角。
展开剩余85%尽管楚国王室是正统贵族,因长期驻守南蛮之地,文化与中原朝廷交流较少,其独特风俗未被夏商周三代认可。于是虽领地广袤,却在诸侯间地位尴尬,尤其随着周王室势力衰弱,这种微妙更加明显。
2. “我蛮夷也”的自我认同
早在周朝未立时,季连后代熊丽已世代侍奉周王。到周成王时,熊绎以文武双全获封诸侯,赐地“楚蛮”,楚国由此诞生。
“楚蛮”二字便道出了这片土地当时的蛮荒本质,虽为诸侯,身份却带着“蛮夷”的烙印。就像同是医院院长,人民医院的院长比精神卫生所的更受尊敬,固有偏见无可避免。
当然,现代眼光下,这种“蛮夷”称呼已不合理,但彼时因距离中央远,很多地方都被冠以“夷”字,如东夷、淮夷,皆属常态。
楚国建国后,经过数代国君扩张疆域,周天子权威逐渐衰退。楚国君熊渠连灭三小国后,大肆封立三子为王。
这在仍尊周礼的春秋时期极为罕见,连第一个霸主齐桓公都未敢自称王,更别说自封三王。熊渠此举无异于对周王的挑衅,等于直接越级。
忠臣劝谏无效,熊渠断然回应:“我蛮夷也。”意思是自己有蛮夷身份,规则不同,按蛮夷规矩,封三子为王理所当然。
此言犹如社区有人称帝,邻居劝阻无果,他却声称自己精神病,邻居也无可奈何。
熊渠父子硬生生与周王平起平坐,令其他诸侯极为不满,甚至成为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,楚国形象从此跌入谷底。
3. 春秋时期的震撼大瓜
在晋楚争霸的关键时期,楚平王与秦国政治联姻,聘请秦公主孟嬴为太子熊建妻。原本美事一桩,却被接公主的大臣费无忌搅局。
费无忌回京后对楚平王竖起大拇指,称孟嬴绝世美艳,劝其亲自纳为妾室,认为太子未必配得上。
楚平王竟然采纳建议,暗中用一名齐国女子替代孟嬴,将真公主私藏后宫,次年生下楚昭王熊珍。
此事引发国内流言纷纷,费无忌更怂恿楚平王调遣太子守边,并声称太子必将为此讨回公道。
太子太傅伍奢严厉斥责此举违背骨肉之情,但楚平王已陷魔怔,竟下令刺杀太子。幸赖太子得知风声,及时逃往宋国。
随后,费无忌又策划将伍奢囚禁,后更诛杀伍家满门,仅有伍家次子伍子胥逃脱。伍子胥日后辅佐吴王夫差攻楚,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泄愤怒,这另是段传奇。
此事后,楚秦联盟破裂,楚国威望一落千丈,成了诸侯之间的笑柄。
4. 韩赵魏的崛起与晋国的分裂
谈韩赵魏,绕不开晋国。韩赵魏三家正是“三家分晋”的结果。
晋国建国过程平稳,周初武王姬发之子姬虞承袭唐国,后来晋水南流命名晋国,属姬姓正统诸侯。
晋文公重耳励精图治,国力强盛,扩充军队设六卿制,掌控军政的十一个世家中包括韩、赵、魏,种下三家分晋的种子。
晋文公得秦国助力复国,形成“秦晋之好”,但其死后秦穆公攻郑,郑求援晋襄公,晋军大败秦军,两国决裂,长期互相征伐。
晋国内部诸侯世家间权力斗争白热化,最终韩、赵、魏三家联合灭掉智氏,瓜分晋国。
公元前438年,三家分割晋国土地,晋国名存实亡;至前375年,晋国彻底灭亡,成为春秋向战国过渡的重要标志。
这三家的贵族血统颇为正统:韩氏为姬姓支脉,赵氏出自嬴姓,上古八大姓之一,魏氏则有夏朝血脉,皆为正统诸侯,令其他诸侯无可非议。
三家皆诸侯,自立为王与春秋初期齐桓公因维护周礼出兵大相径庭,反映出周礼衰微,诸侯更注重实力和血统纯正。
血统纯正代表根基深厚,也决定了诸侯间的相互敬畏。
不过,无论如何,分裂后的晋国三家仍无法抵挡秦国崛起。前230年韩灭,前225年魏灭,前222年赵亡,六国终被秦国一一征服。
若晋国能统一,秦能否完成六国统一,历史无从知晓,但对于后世来说,一个统一的秦朝或许胜过群雄割据的战国。
回头看为何楚国遭数百年歧视,而韩赵魏却不?答案显而易见:
首先,楚国作为南蛮蛮夷,在中原诸侯眼中文化落后,自然被轻视。
其次,楚国是最早自封为王的诸侯,挑战周礼,冒天下之大不韪。熊渠自称蛮夷,特立独行,更让中原诸侯不齿。
再者,韩赵魏自立为王时,周王室权威已失,社会秩序混乱,新旧交替,时间点恰到好处。
最后,楚平王一连串丑闻,抢儿媳、谋害太子、诛杀
发布于:天津市